政策解读
增值税
680l4phwt44w,1cm2wps7pixrv
增值税预缴税款何时抵?
发布时间:2017-07-17  作者:蓝敏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这个问题从税务规则角度,本来把握起来非常简单:交多了的时候抵。

但是,当税务规则意识不足时,由于具体操作的原因,大家眼光都放在操作层面,没有台头看路,就容易产生疑问了。

针对我前天解读财税【201758号的公众号文章,有读者留言提出:蓝老师,预缴的税款,不是可以当月直接抵掉吗?

实际上,这是对不同预缴税款规则的混淆。——我甚至可猜到,他应该就是一位建筑业会计、或者公司有异地不动产租赁的会计。

 

举例来说。

1、先看一项预缴——出租异地不动产。

出租异地的房产,需要在房产所在地预缴增值税(本地不预缴)。

当月的租金收入,既要在不动产所在地预缴增值税,同时,又产生纳税义务,需要在机构地申报。

所以,预缴增值税后,再申报增值税销项,增值税就缴多了,多缴了就要退,但实际上税收政策把“退”改成了“抵”。于是,异地预缴的税款,当月就能抵。次月申报时,预缴了多少,就填在申报表中。当然,要有足够的税款让你抵,不然结转下月。

简易计税时,征收率与预征率都是5%,纳税义务=预缴义务,一般情况下刚刚抵完。给人感觉是预征了马上抵。所以,才会有人认为,预缴税款实际上当月就可以抵。

实际上,规则上的原因是产生了纳税义务,导致了多缴税,所以可以立即抵税。把握规则能让我们对具体操作认识更深刻。

2、再看另一项预缴——房地产预售

房地产预售收入不产生增值税纳税义务,这是36号文的规定,但被规定要“预缴”(项目在本地、异地都要预缴)。

税法既然规定了预缴义务,则就应该预缴。由于此时并没有产生纳税义务,只有预缴税金、没有销项税金,所以不存在多缴税,也就不存在退税和抵税的问题了。

待该预售的房地产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时,就要计提增值税销项,此时会导致“多缴税”,从而要让预缴金额进行抵税。给人感觉像是按项目对应,不能当期抵税。一些房地产会计甚至据此认为,预缴并不能当月抵税,而要项目一一对应,并认为这是专门的规定。

但从纳税规则上看,实际上本该如此。当期不能抵税的规定,不过是对税务规则的落实罢了,有没有这种具体的规定,规则都是一样的。

可见,不动产异地租赁与房地产预售,虽然都有预征,但他们的纳税义务时间不同,导致预缴抵税的时间,一个当月,一个待未来确认销售额。都不是特殊规定,而基于统一的规则——多缴税才抵税。

3、最后看建筑业预缴。

有会计因为之前都是当月预缴了当月抵税,“甚至可以拿其它项目的税金来抵”,所以,对71日后预售收入的预缴税款当月不能抵税不太理解。

71之前,财税【201758号文没有发布,异地建筑业纳税与异地不动产租赁是一样的,只对异地预缴、本地不预缴,且预收款也有纳税义务。

收款当月同时导致异地预缴义务与本地纳税义务产生,既有预缴税金、又有销项税金,所以会多缴税,所以当月预征、当月能抵税。

71之后,按财税【201758文规定,建筑业预收款(仅针对预收款)纳税与房地产预售一样了。异地、本地都要预缴,只产生预缴义务,不产生纳税义务,只有预缴税金,并没有导致多缴税,这样,当月预缴的就不能抵了。而等待产生销项税金时,导致多缴税,才能抵。

当然,是71日之后,除预收款之外,如果建筑业已经开工,其收到的、以及合同应收的工程款,都成为了销售收入,异地预缴与本地销售额确认又同步了(此时依然只对异地预缴,本地不预缴)。与71日之前的情况没有变化。异地预缴后,确认机构地增值税销项,导致多缴税,这个税款可以当月即时抵税。把握了规则,才会觉得不复杂。

最后,再补充强调一下58号文出台的一个细节:

建筑业的预收款,需要全空间预征,即本地、异地都要预缴。

建筑业非预收款,即工程过程中、完成后收到的款,不需要在本地预缴。

把握“预收款”,应该以开工为界线。开工后,收到的一切款项或者合同应收的款,都产生纳税义务。预收款也应在开始提供服务时,转为增值税销售额。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