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法规
税收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
增值税
消费税
出口退(免)税
营业税
资源税
车辆购置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
船舶吨税
烟叶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税收条约
环境保护税
政府性基金、费
江苏税务
地方财税法规
江苏财税法规
江苏无锡财税法规
北京财税法规
天津财税法规
上海财税法规
重庆财税法规
浙江财税法规
安徽财税法规
福建财税法规
广东财税法规
广西财税法规
海南财税法规
云南财税法规
贵州财税法规
江西财税法规
湖南财税法规
湖北财税法规
四川财税法规
西藏财税法规
河南财税法规
山东财税法规
河北财税法规
山西财税法规
陕西财税法规
甘肃财税法规
宁夏财税法规
青海财税法规
新疆财税法规
吉林财税法规
黑龙江财税法规
辽宁财税法规
内蒙古财税法规
财务与会计法规
会计行政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解答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会计处理规定
证监部门会计监管规则
交易所会计监管动态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与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其他
小企业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政府会计实施问答
关于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
关于投资的会计处理
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处理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关于净资产及预算结余的会计处理
关于收入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会计处理
其他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其他
财政总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2006年前会计准则
特定组织与项目会计核算规定
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
管理会计
代理记账
财务管理
国际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法规
执业准则
执业准则应用指南
审计指引
职业道德守则
审计准则问题解答
地方注协专家提示与业务指引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证监部门审计监管指引与会计风险监管提示
注册会计师其他
注册税务师法规
涉税专业服务基本准则
税务师执业规范
职业道德、质量控制、程序指引
纳税申报代理类业务指引
一般税务咨询类业务指引
专业税务顾问类业务指引
税收策划类业务指引
涉税鉴证类业务指引
纳税情况审查类业务指引
其他税务事项代理类业务指引
税务师事务所管理
税务师其他
资产评估师法规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
资产评估指南
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资产评估操作指引
资产评估专家指引
资产评估其他法规
内部审计法规
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其他
国家审计法规
内部控制法规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解释
其他内部控制法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财政法规
海关法规
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外汇管理法规
金融证券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人民银行法规
外汇交易与银行同业拆借中心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
证券法规
证监会
上交所
深交所
北交所
股转系统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上期所
商品交易所
中金所
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证券业协会
中上协
期货业协会
商务发改工信科技法规
市场监督管理法规
人社医保自规住建法规
国务院经济法规
税收专题法规
增值税专题法规
消费税专题法规
营业税专题法规
资源税专题法规
车辆购置税专题法规
企业所得税专题法规
个人所得税专题法规
土地增值税专题法规
印花税专题法规
房产税专题法规
车船税专题法规
契税专题法规
城镇土地使用税专题法规
耕地占用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专题法规
进出口税收专题法规
外资企业税收专题
税收协定专题法规
综合税收法规专题
公司破产重整专题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专题法规
外汇管理专题法规
其他专题法规
司法及单行法律专题法规
法院
检察院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经济)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
民法典
公司法
破产法
其他法律法规
其他法律
其他法规
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稿
外汇管理法规
482hldmqf61e
全文有效
2025-08-19
2025-08-19
w9cbgcb1r50x,1wo8vgc3iuj1h
关于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外汇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
:汇发(2001)155号  发布时间:2001-08-29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近年来,全国各级外汇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依法严厉打击骗汇、非法买卖外汇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保持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今年以来,特别是国家允许境内居民个人投资B股市场的政策公布以后,非法买卖外汇活动又有所抬头,在沿海及边境地区更为猖獗。有些非法买卖外汇的黑窝点地下钱庄直接为走私、骗取出口退税、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外汇资金,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安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外汇违法犯罪活动,取缔非法外汇市场,整顿外汇交易秩序。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级外汇管理部门、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外汇违法犯罪活动对有效遏制走私、骗取出口退税、洗钱等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管理措施,迅速开展打击行动。为组织协调好此项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安部成立“全国打击非法买卖外汇违法犯罪活动联合办公室”(设在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指导、协调、督办各地打击非法买卖外汇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地(市)级以上外汇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构,负责了解掌握本地的非法买卖外汇的违法犯罪情况,制定工作方案,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政策法规、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协调日常打击和查处工作。

 

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各地要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掌握本地区非法买卖外汇违法犯罪活动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在今年下半年组织实施一、二次集中打击行动,重点整顿取缔非法买卖外汇的黑市,力争捣毁一批“黑窝点”,查处一批“地下钱庄”。对非法买卖外汇的重点地区、部位、场所,各地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重点整治,上级外汇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要派出工作组加强指导、督办。

 

三、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侦查破案工作。外汇管理部门要监督外汇指定银行对其营业网点及所属外汇兑换点进行清理,整顿外汇交易秩序,不得允许非法外汇交易活动利用银行营业场所和银行服务进行,坚决取缔利用银行营业场所进行非法买卖外汇活动。对银行及工作人员参与非法买卖外汇活动的,一经查明,要严肃处理。公安机关要加强社会面控制,摸清本地区非法买卖外汇活动场所和涉嫌人员情况。对涉及非法买卖外汇“黑窝点”和“地下钱庄”的犯罪线索,各地要树立经营意识,组织专门力量,采取有效的侦查手段,适时破案,依法惩处。同时,办案中要注意查清外汇来源、用汇目的及作案特点,深入追查与外汇犯罪有关联的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做到除恶务尽。

 

四、外汇管理部门、公安机关要加强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做到打防结合,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协作配合机制。外汇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涉嫌犯罪线索,应按照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的要求,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要认真梳理外汇管理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及时进行查处。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在侦查办案中要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对协查事项要认真落实,及时回复,不得推诿扯皮。各地外汇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要通过调查摸底,案例分析等工作,注意分析掌握非法买卖外汇及犯罪资金流向等方面的规律、特点,积极研究预防和打击对策,注意发现并及时反馈有关打击非法外汇买卖的法律、法规以及外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及时提出有关建议及整改意见。

 

五、各地在打击非法买卖外汇违法犯罪活动工作中,要依法管理、依法查处,严格法规政策的适用范围。凡是在外汇指定银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买卖外汇,数额在二十万美元以上的,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公安机关要依照《刑法》第225条以涉嫌非法经营罪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对进行非法买卖外汇未达到上述追诉标准的,由外汇管理部门依照《外汇管理条例》第45条进行行政处罚;对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查处非法买卖外汇活动公务的,由公安机关视情依法处理。

 

六、大力加强宣传工作。要采取各种形式,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跟踪报道打击非法买卖外汇活动的成果,讲解非法买卖外汇给市场经济秩序带来的严重危害,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使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外汇犯罪活动的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工作情况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分别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安部。

 

扫一扫,打开该文章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