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个人所得税
ame0k0dwkufm,1n2l4vxycc25s,1qrvc8335l4sn
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平台“双响炮”满天飞舞,税务处理如何明确
发布时间:2021-12-20   来源:优仁咨询 作者:胡浩然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平台的公告:

大汉科技(A20359.SZ)20201215日发布公告披露:

  

无独有偶,我们再来看一个:

易来智能(A20729.SH)2021426日发布公告披露:

  

三人方能成虎,我们再看一个:

  

三个公告提到了一个文件——《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那么这个文件到底说了什么呢?

  

原来是非上市公司对本公司员工进行股权激励的相关规定。

等等,总感觉哪里不对!是的,101号文件里说的是“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员工”,可无论是大汉科技、易来智能,还是百诚医药,他们股权激励都不是直接授予“本公司员工”,而是直接授予“员工持股平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授予员工持股平台,员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要缴纳,是否能适用101号文件递延纳税呢?

问题不仅来了,还是个“双响炮”。不仅是个“双响炮”,还一个接一个放的满天飞舞。

其实,这个双响炮是有一条引线的,那就是上市主体的股份支付额,是否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关于这个问题,经典理论认为,无论是给员工现金,还是给员工股权,实际上都是为了换取员工的服务。因此,两种方式应该适用同样的所得税政策,既然你给员工现金时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那你给员工股权也应该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不过,这里有一个纠结,就是员工本人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笔者经常说,企业税负与私人税负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任何企图割裂二者的言论都是耍流氓。个人按工资薪金缴纳个税,企业按工资薪金税前扣除,没毛病。纠结就纠结在上面这三家公司并没有直接把股权授予员工个人,而是授予了员工成立的有限合伙持股平台。

为什么这样做呢?还不是为了解禁时少交点个税。但是这种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授予员工的股权激励,员工是否要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呢?笔者不敢确定,因为政策并不明晰。但笔者知道一个基本原则,个税跟企业所得税处理原则必须协调,你要是让这种情况下个人按工资薪金交个税,就应该允许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你如果说这种情况下员工不交个税,那就不应该让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可惜,没有文件。

退一万步说,通过有限合伙制持股平台间接授予员工股权,既便政策选择了按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那它能不能符合101号文件规定递延纳税呢?如果能,那递延纳税期间,员工个人没有缴纳个税,是否允许上市公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呢?递延到期后,即便员工交税了,也是按“财产转让所得”,那又是否允许上市公司税前扣除呢?

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只要牢牢掌握住前面的基本原则,就可一一破解。

可惜,没有文件。

有关部门啊,你看这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平台“双响炮”满天飞舞,税务处理何时明确呀?

 

扫一扫,打开该文章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