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行业税收风险防范指引
《民营企业税收风险防范》
之劳务派遣行业
01
税收风险与防范
01
主要税收风险
增值税
存在开具阴阳发票、虚假缴纳五险一金、现金发工资造假、虚开发票、隐瞒中介费收入、开票及申报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少缴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通过虚开发票、隐瞒收入、虚增支出、违规扣除工资、成本重复扣除等手段偷逃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有未代扣代缴、计算错误、虚假申报、未合并计税等情况,造成少缴个人所得税。
02
风险防范措施
1.依据规定正确选择差额或全额开票方式,保证专票开具、税率选择及申报表填写准确无误。
2.确保发票如实反映真实业务,开票金额与公司规模和实际业务相匹配。
3.与劳动者、用工单位签订合同,通过公司账户进行资金往来,避免现金或私卡结算。
4.按规定为劳动者支付工资、福利,缴纳个税、社保和公积金,保证申报列支人员和工资信息一致。
5.严格依照相关法规准确列支收入和成本,及时申报劳动者的个人所得税。
02
相关税收政策
涉及财税〔2016〕47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国税函〔2009〕3号、《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政策文件,若内容与后续税收法规政策不一致,以后者为准。
03
纳税评估警示案例
案例背景
某2016年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2018年,税务局利用系统平台分析发现其存在纳税异常情况。
风险分析识别
1.2017年实际开票金额4000万元,增值税应税收入仅200万元,差异巨大。
2.有张某、李某等六人存在两处以上所得未自行申报个税。
3.增值税税负低,且连续三年亏损。
4.所得税年报填报人数1000人,个税明细申报700人,人数不一致。
5.2017年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年末余额均为2000万元,金额大且长期变化小。
纳税评估过程与结果
案头分析:
推测企业可能存在票税差异、个税申报错误、少计收入、多列支出、报表数据错误、利用往来账偷税等问题。
核查情况:
1.300人未进行个税明细申报,企业虚列代付社保项目,多抵减增值税计税依据200万元。
2.存在一人多派情况,6人两处以上取得所得未申报个税,少缴6万元,还多列支三项费用5万元。
3.虚构50人名单,虚开劳务派遣发票300 万元。
4.收取的职工培训费等200万元挂往来账,扩大抵扣少计增值税计税依据200万元。
5.开具大头小尾发票,少计收入400万元。
6.虚造临时工工资发放数据,多列支出,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
评估结果:
增值税
少计收入200万元,多扣除计税依据 200万元,开具大头小尾发票少计收入 400万元。
个人所得税
6人应补缴个税6万元。
企业所得税
多项收入未计、费用多列,累计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55万元。
发票
存在开具阴阳发票、虚假缴纳五险一金、现金发工资造假、虚开发票、隐瞒中介费收入、开票及申报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少缴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虚开发票300万元,违法所得50万元被没收。
该企业行为构成偷税,且虚开发票金额巨大,被移送稽查局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