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规模与结构分布已成为洞察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盈利韧性与潜在风险的重要指标。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2025年6月5日,2024年度共有5,168家上市公司发生资产减值损失,规模达6,030.49亿元。其中房地产、电力设备行业承受了超800亿元规模的减值压力,成为风险集聚区。
注:文中数据来源为同花顺和巨潮资讯网,天职国际整理,文中行业分类为申万行业。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现状
(一)资产减值损失总体规模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2025年6月5日,5,415家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5,410家公布了2024年年报,5,410家已公告年报上市公司中有5,168家(95.56%)2024年度发生资产减值损失,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总计达到6,030.49亿元,较2023年度的7,446.90亿元减少1,416.41亿元。
2024年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数量分布

(二)资产减值损失总体分类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中,存货跌价损失3,224.99亿元金额最大,占比54.38%;其次是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分别占比14.66%和10.57%。
2024年度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分类情况(金额单位:亿元)

注:2023年度其他减值损失中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558.19亿元、工商银行计提的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1,434.22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的行业分布
(一)行业资产减值损失规模
从资产减值损失行业分布规模来看,房地产、电力设备行业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规模较大,均超800亿元,占A股总资产减值损失比分别为16.21%、14.62%。前十名行业2024年度的资产减值损失规模达4,233.41亿元,占A股总资产减值损失的70.20%。
房地产行业主要受房价持续下跌、市场长期疲软、历史高地价项目结转等影响,大面积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电力设备行业主要受产业链价格战、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迭代加速、资产老化等影响大量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2024年度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前十行业情况(金额单位:亿元)

注:占利润总额比=行业资产减值损失/行业利润总额
(二)主要资产减值损失行业分布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中,前三项为存货跌价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三项资产减值损失合计4,746.98亿元,占比78.72%。存货跌价损失前三行业为房地产、电力设备、电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前三行业为电力设备、公用事业、基础化工,商誉减值损失前三行业为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其中电力设备行业在三项资产减值损失中均排名前三,存在多维度资产减值风险。
2024年度主要资产减值损失前三行业
1
存货跌价损失行业分布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存货跌价损失中,房地产、电力设备、电子行业金额最大。其中房地产行业主要受房价持续下跌、市场长期疲软、历史高地价项目结转等影响所致;电力设备行业主要受技术迭代加速、产业链价格战、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所致;电子行业主要受技术更新迭代、产品价格下跌、供求关系波动等影响所致。
2024年度上市公司存货跌价损失前十行业情况(金额单位:亿元)

注:存货跌价准备/原值比=行业存货跌价准备/行业存货账面原值
2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行业分布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中,电力设备、公用事业、基础化工行业金额最大。其中电力设备行业主要受政策退坡、技术迭代、资产老化、自然灾害等影响所致;公用事业行业主要受政策补贴减少、基建项目周期错配等影响所致。
2024年度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前十行业情况(金额单位:亿元)

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原值比=行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行业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3
商誉减值损失行业分布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中,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金额最大,主要因以上三个行业发生较多高溢价并购业务,并购后并购标的出现业绩变脸或整合失效,发生商誉减值。
2024年度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损失前十行业情况(金额单位:亿元)

注:商誉减值准备/原值比=行业商誉减值准备/行业商誉账面原值
主要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情况
2024年度,发生资产减值损失超10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2家,发生资产减值损失超5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14家,其中*ST金科为单家资产减值损失金额最大的上市公司,达到154.64亿元。
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前二十名的上市公司中,房地产行业7家、电力设备行业4家、石油石化行业3家。
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前二十名(金额单位:亿元)

注1:中国石油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中“其他”主要为油气资产减值损失75.75亿元;
注2:中国海油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中“其他”主要为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50.79亿元、油气资产减值损失28.45亿元;
注3:中国平安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中“其他”主要为44.20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注4:中国建筑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中“其他”主要为30.17亿元合同资产减值损失;
注5:*ST锦港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中“其他”主要为39.85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天职国际行业专家委员会
严高锋
免责声明: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审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更不可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阅读者应区分具体情形,合理运用执业判断进行分析。本所及相关编写人员不对依据本资料采取或不采取行动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如欲转载本文,务必原文转载,不得修改,且标注转载来源为:天职国际官方微信公众号。如需修改内容,需要获得天职国际的书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