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建荣 通讯员 贾滨航
在基层税务部门日常管理中,自然人股权转让审核堪称“老大难”:信息难掌握、审核耗时长、潜在风险多、日常小额股权转让单笔含税额过小等。
针对这些痛点堵点,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税务局拓展“数据+”基层实践路径,打造自然人股权转让审核数智工具。自该工具7月上线以来,单笔审核时长缩减40%,重复申请率降低26.21%,审核通过率提升22%,入库税款大幅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税务局南山税务所干部针对新上线的自然人股权转让审核辅助工具开展实用性探讨,不断完善“数据+”基层应用路径。
穿透取数 大幅降低审核成本
“我负责南山区纳税人数量最多的街道,且纳税人遍布各行各业,日常发生的股权转让业务量相当大,这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工作效能。”前海税务局南山税务所所长谭云介绍。1月—9月,前海税务局共收到自然人股权转让申请近1.7万单,其中以南山税务所数量占比最多。
按照原系统设置和办理时限要求,管理人员收到审核业务单后须在4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复审,其间要登录多个系统进行数据查询和人工比对分析,每单业务初审时长约为20分钟—30分钟。同时,自然人股权转让涉及多方面数据信息,而大量涉税信息归集后,如果仅靠人工审核,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疏漏。
南山税务所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基于当前数智化应用场景,创新打造了自然人股权转让审核辅助工具。该工具归集各系统接口、统一入口认证,审核人员登录后,一次性录入被投资企业识别号、转让方识别号、股权转让比例、属期等检索信息,即可实现一键查询纳税人成立时间、法财办“三员”联系方式、主管科所、纳税人类型等被投资企业基本信息,大大节约了审核人员反复跳转系统不同模块取数的时间。
谭云介绍,这一辅助工具上线试点后,被迅速推广至前海税务局各管理科所应用,取得显著效果:全局审核人员普遍减少了80%的录入查询、界面切换及多报表对比分析时间,平均审核时间也减少了40%。
智能算数 有效降低征管风险
自然人股权转让审核是个税征管的高风险事项。基层税务干部在处理股权转让单笔业务时,须在ITS(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系统中对6大类31项清单逐一核实。一些股转业务因“价格无正当理由偏低”或“提供资料不齐全”等问题导致审核不通过、多次反复申请,这不仅影响到审核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加大了审批风险。
据统计,前海税务局2024年股权转让审核通过率仅为35.21%,重复申请业务数达6900余条,其中单户单条重复申请次数最多高达13次,严重挤占了基层征管资源,增加了审核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专项工作小组对审核工具进行了编写,通过后台脚本提取了投资方名称、股份占比等信息,清晰直观地展示股权转让历史变动情况,辅助审核人员快速判断股权转让价格合理性;精选与股权转让审核密切相关的财务报表数据,自动计算敏感资产占比和转让所有者权益数,辅助审核人员精准锁定转让方虚列成本、隐瞒利润、不实申报等疑点问题。同时,复审人员也能通过查阅其中的关键数据,快速定位初审漏审项目、异常审核意见等,降低漏查风险,提升全流程审核效能。
南山税务所干部余雅琪说:“通过数智工具比对分析,我们能够一屏尽览疑点问题,并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合理据实申报,减少‘申请—驳回—申请’的拉扯。”该项目上线全局应用后,前海税务局自然人股权转让审核业务重复提交率降低了26.21%。
全面用数 稳步提升“含税量”
自然人股权转让审核工作量虽大,但往往涉及的单笔金额都很小,一些以1元、0元收入进行低价转让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据统计,上半年,前海税务局股权转让业务中入库税款10元以下的占比30.26%,“含税量”极低,其中有的确为小额转让行为,也有部分纳税人故意篡改财报数据、少报漏报收入的恶意申报,稍有疏忽就会导致税款流失。
针对此类问题,专项工作小组在辅助工具中设置了备忘录信息功能板块,由前次审核人员键入审核意见、不通过原因、与申请方沟通情况等历史数据,方便后续审核人员直观了解历次审核情况、疑点问题,实现跨科所结果共用。针对股权转让常见疑难问题,他们编发了《股权转让审核指引》,细化审核流程,明确七大类核查标准,帮助审核人员掌握要点、破解难点,推动提升股权转让“含税量”。
各科所干部在试用过该工具后,认为实用、好用,尤其是对刚参与审核的“新手”更加友好。审核人员依托该工具自动获取完整参考数据,不仅对“0元转让”“通过调整申报表降低转让价格”等行为一目了然,还通过指引规范了看数、算数、用数要点,使自然人股权转让审核业务执行更加标准化。
7月下旬以来,前海税务局自然人股权转让税款金额环比增加1321.84万元,业务“含税量”不断提升。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5年10月15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