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综合
AI+税务 | 在算法洪流中锚定“人”的坐标
发布时间:2025-10-15   来源:中国税务杂志社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作为一名税收风险的“巡防员”,我曾有过多次到深夜还在与Excel表格和代码“鏖战”的经历。如今,我的电脑里多了一位“隐形同事”——AI。基于数据安全的要求,我们未向AI输入业务数据,但依靠AI强大的分析推理能力,我们可以让它优化处理流程、生成代码框架,在严守安全边界的前提下,将原本需要数日的数据分析工作压缩至几个小时。

图片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局未定职公务员 陶富强

 

AI+税务 | 在算法洪流中锚定“人”的坐标,中国税务杂志社,5分钟

AI最让我叹服的,是它在处理标准化任务时如流水线上“机械臂”般的高效率。比如,在筛查企业虚开发票风险时,以往需要依靠专家经验,从申报表、发票流向、行业均值等维度人工比对数十项指标,再计算异常阈值。这种方式不仅耗时,且指标容易滞后。现在可以通过AI探索指标设计方向,输入“分析某行业高风险特征”,AI便能基于公开案例库,推荐关联发票、申报表、海关数据等潜在风险指标,并展示正常企业与风险企业的指标分布差异。这种“沙盘推演”模式,既能启发分析思路,又无须提交真实数据。更奇妙的是,它还能从海量案例中总结出人类难以察觉的规律。

尽管工作效率提升了,但我也产生了新的困惑:如果AI越来越能干,税务人的价值应该锚定何处?

去年的一次核查任务启发了我。经过大数据筛查后,系统自动将一家酒店标记为“高风险”,理由是“少计或未计销售收入”。实地核查后发现,2023年因疫情原因酒店业受到较大冲击,这家酒店索性趁客流低谷重新装修,数据异常实属无奈。那一刻我意识到,AI和大数据一样都有局限性,虽然能计算和分析既有数据,但也容易忽略现实的复杂性。

更令人无奈的是“AI幻觉”的出现。比如,当我尝试用AI辅助编写《税务处理决定书》时,它给出的内容辞藻华丽,却通篇“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AI能检索全网数据,却无法分辨虚假与真实;AI能模仿法律术语,但读不懂文书中的裁量智慧,更理不清“法理情”的辩证统一。

AI终归只是工具,用得好不好取决于我们自己,例如,我们可以让AI处理80%的标准化筛查任务,剩下20%依赖行业经验、政策裁量的任务则交由有经验的税务人员审核把关。

有同事问我怕不怕被AI取代?我的答案是:不怕。一次实地核查给了我深刻的体会,风险扫描提示一家日用杂货店,连续数月“零申报”,疑似存在隐匿收入。当我们走进店里时,一位白发苍苍的店主颤巍巍地掏出皱巴巴的账本,解释每一笔“异常数据”背后的故事:那年,台风导致店面受损,停业整修了三个月,复业后老主顾流失大半,因此营业额一直不高,虽达不到起征点,但仍应依法申报。那一刻我意识到,再强大的AI也做不到政策执行中“法理情”的微妙平衡。

所以,与其焦虑被AI取代,不如思考如何让它“为我所用”。毕竟,真正的风险防控,防的是偷逃税,守的是公平底线。这份初心,终究要由人类赋予温度。

 

扫一扫,打开该文章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