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持股好,还是公司持股好?
自然人经商办企业,国内最常见的运营载体是有限公司。运营公司的股东,是选择自然人,还是选择有限责任公司,很多投资者犹豫不决,不知如何选择,在税收上对投资者最有利?
01 相关知识点
为了做出最佳选择,有必要了解以下二个相关税收知识:一是抵税利益;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的主要差异。
A 什么是抵税利益?
抵税利益是一种税收利益。张三花100购买一项财产,过了一段时间,财产升值到180,张三出售财产,实现所得80。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20%,张三应纳税额等于80*20%=16。这是通常见到的税款计算过程。上述税款计算过程也可以分解成:
项目 |
金额 |
税率 |
性质 |
收入 |
180 |
20% |
36(税收负担) |
成本 |
100 |
20% |
20(抵税利益) |
所得 |
80 |
20% |
16(税收负担) |
在上表中,收入180,产生税收负担36,成本100,产生抵税利益20,应纳税款16是成本抵税利益抵消收入税收负担后的差额。
成本是计税基础,费用是计税基础,投资是计税基础,损失是计税基础,计税基础乘以税率是抵税利益,节税方案、避税方案、税收规划方案、税收筹划方案,这些方案需要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计税基础内含的、潜在的抵税利益充分利用上。
2020年,张三出资500,设立X公司。X公司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100,2025年X公司预计也不盈利,2020年亏损100内含的抵税利益就会过期作废了,张三在这里失去的抵税利益25,跟丢失现金25并没有什么区别。
B 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个人持股好,还是公司持股好,主要影响因素是所得税。
在国内,个人适用个人所得税,有限责任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两个所得税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之处:
一是适用税率不同。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适用20%税率,企业所得税适用正常税率25%。
二是分配业务上存在差异。个人作为所得税纳税人,没有投资者,所以不存在分配业务。公司作为所得税纳税人,公司存在股东,存在分配业务。公司可以向股东进行股息分配、减资分配、清算分配、股票分配。
三是重组业务上存在差异。个人即使作为当事人参与企业重组业务,也没有机会适用特殊处理。公司参与企业重组业务,有机会适用特殊处理。
四是财产转让计税方式不同。财产转让,个人所得税按次计税。张三转让X财产,发生损失100,张三转让Y财产,取得所得100,张三不能用X财产转让损失,抵消Y财产转让所得,即使这二个交易发生在同一时间,也不可以。财产转让,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税。甲公司转让X财产,发生损失100,转让Y财产,取得所得100,这二个交易发生在同一年,X财产转让损失可以抵消Y财产转让所得。
五是财产转让损失跨年结转规定不同。甲公司转让X财产,发生损失100。甲公司转让X财产后五年内转让Y财产,取得所得100,即使两项交易没有发生在同一纳税年度,在企业所得税下,X财产转让损失也有机会抵消Y财产转让所得。
六是居民企业之间股息所得可以享受免税处理。甲公司持有乙公司,乙公司存在留存收益,甲公司可以在转让乙公司股权前,安排乙公司分配股息,减少乙公司股权转让收入,进而减少乙公司股权转让所得。
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差异之处梳理如下表:
项目 |
个人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 |
税率 |
超额累进税率 |
直线税率 |
分配 |
无 |
有 |
企业重组 |
无 |
有 |
财产转让所得计税方式 |
按次计税 |
按年计税 |
财产转让损失 |
无法跨年结转,无法跨交易抵消 |
允许跨年结转,允许跨交易抵消 |
居民企业之间股息免税待遇 |
无 |
有 |
02 个人持股好,还是公司持股好?
理解了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差异之处,面对个人持股与公司持股哪个好这个问题,就可以做出明智选择了。
一般来说,个人持股主要好处是适用税率低。以后转让股权时,适用20%财产转让所得税;公司转让股权,适用25%企业所得税税率。个人持有二个主要坏处:一是是运营公司出现亏损,公司清算,亏损落到个人身上,失去亏损抵税利益。二是个人财产转让所得按次计税,没有以损失抵消财产转让所得的腾挪机会。
公司持股的好处是腾挪机会多。持股公司可以通过重组、损失输入、损失复制、利用居民企业之间股息免税等多种手段,减少股权转让所得带来的税收负担。
就具体案例而言,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标准答案,需要个案分析,找到适合自己商业场景的最佳答案。
譬如张三有很多企业,从事多项生意。任何一个生意,都是风险事业,不可能100%盈利,都存在亏损可能。张三现在想启动一项新的投资,计划投资1000设立X公司作为运营载体。对于张三这种情况,公司持股优于个人持股。假设实操时,张三设立A公司,A公司设立X公司,过了数年,X公司运营失败清算,A公司确认损失100。A公司确认的这100损失,通过企业重组、损失输入、损失复制等节税方案,存在很多机会抵消张三名下其他公司所得。但张三要是直接持有X公司,X公司运营失败,产生的损失100落到张三身上,损失内含的抵税利益就彻底凉凉了。损失落到个人身上,就等于落在地上了,这是企业架构设计最为失败的场景。
再譬如李四是个刚毕业大学生,计划投资创业。李四要是投资金额小,名下也没有其他企业,李四可以考虑个人持股X公司,而不是设立A公司持股X公司,毕竟设立A公司,需要履行很多程序性事务,公司持股带来的好处可能抵不上设立持股公司产生的麻烦和坏处。
持股主体选择,除了受税收因素影响,还受投资者利益分享机制、运营公司控制权等多种因素影响。持有主体除了个人和有限公司,还有合伙企业。囿于篇幅,本文只是粗浅地讨论了税收对于个人和公司持股主体的选择影响。网友要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后续还会推出新文章,介绍合伙企业作为持股主体和好与坏,投资者利益分享机制对持股主体选择的影响。